日志正文
|
||
创新。 今天《参考消息》上的一条消息,英国《金融时报》12月3日报道,中国教育模式面临国内批评,文中写到:“北京也开始试图改革教育体制,从以死记硬背为基础转向培养想象力和创新:中国正设法把经济的基础从廉价生产转向发明创造。” 对中国教育模式,以及高考模式的批判早已不再是新鲜事,并且中国教育界以及政策制定者早已深知并了然于胸的事情,问题是如何打破和如何建立新的教育模式。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到难的事情。尽管每天走过北京的大马路,到处能看到醒目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尽管在三个相对较虚的精神背后,创新是最有科技含量的一个词,但如何做到,在被北京精神确定和鼓舞之前,并不是每个人能做到的。不过,有一个规律,强调的往往是缺失的;同时,强调的也为社会治理便利服务的。创新,对大多中国人来说,是缺失而当下社会急需的东西。其余三个“精神”,是相对于做人来说,是一个基本的人的品质问题,唯有创新是如何做事的问题。 回想下,死记硬背的东西基本上都还给了老师或者课本;而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反而是做事的方式,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当然,在具备一定的知识之后,更多是如何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做成一件事。在读书阶段参照一个学生掌握的知识量来判断一个学生的优良和潜力是否合理?具有合理性,但不是绝对,更应该推行早说过的素质或创新教育,参照学生的兴趣点和创新能力来锁定学生的未来方向,这是符合其内心和能力。多少人一辈子忙碌,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是什么,这是个体悲剧,也是社会的巨大损失。社会应该激励的不是全才,而是专才,不需要你各方面都优秀,而是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长,这是社会走向多元和创新的前提。如果参照的是一个文凭和学历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和机会,势必会造成个体创新能力的萎缩和堙没。 创新是一种能力,如何创新?做发自内心你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坚持做下去。然后,在一个地方打出一口深井。每个人都埋下头去打深井,这个社会的创新灵感也应会如泉涌。 浅显之见。
2) 抵达。 大学同学小君丽抵京,到建国门外交公寓上班。前些天,在公司楼下相聚请吃饭。见面如最初般喜悦,聊过去十年未见的变化。两年前,她从河南省慈善总会申请获得福特基金资助,赴美国留学。今年回国,回到郑州原单位工作两个月,不愿再重复之前的生活,毅然决绝地辞职。同时拿到北京建国门外交公寓英国某单位的职位,负责财务等工作。两年后,从美国回来,成为一名基督徒。 岁月总是有痕迹留在脸上或者心里。我们都逃不过。但是,在并不存在的时间里,到底什么能抵抗没日没夜地流逝和消亡,附着在肉体上的灵魂,又如何得以平静度日。你要的是什么?每个人都会在内心悄悄地发问。别人的故事和经历都在印证你的内心和所需。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