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8年2个月
访问:?
文章:1008篇

空降兵战地日记:“我想救出更多的活人”

2008-05-19 03:21 阅读(?)评论(0)

 

本报记者  田乾峰

一本简单的工作日记,记录着,地震后这几天,他带连队挖出的尸体和伤者人数,他念着一串数字,却难过地说:“我觉得回天无力,更想挖出更多的活命来。”那种感觉,不是兴奋,是种说不出来的难过和激动。

他,是空军空降兵某团教导员许虎。他用《战地日记》记录着震灾区一连串真实的生死救助。

一本《战地日记》

教导员许虎有一个习惯,记工作笔记。他是空降兵上甘岭特工8连所在团战车营的教导员,5月12日,地震发生后,他开始写《战地日记》,里面记录着三天来的救助工作和救助数字。


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5月16日清晨,许虎仍在重灾区什邡市金花镇带空降兵官兵行挖救工作。连续几天的挖掘,终于在一片破碎的瓦砾底,一具男尸露了出来。

现场的官兵,迅速拿来消毒液对尸体进行消毒,找来一块门板准备做担架。大家招呼着,从地上扯起一块深红色的绒窗帘,自动在现场拉出一个屏档。“挽救死者,也要尊重死者。”许虎说,他们在救援中比较注意救援的细节,比如,掩埋尸体时,要给尸体下面垫块木板,按照当地风俗,家属怕死者受寒。

直觉回天无力

就在尸体露出来后,地上又突然出现了一次强烈的余震,倾倒的房屋很险。“你们解放军要注意安全啊,反正他已经死了,你们不能再受伤了。”连续几天,一直守在在废墟对面的死者妻子胡慧英哭着提醒救援官兵。

许虎将胡慧英劝到一边,不让她靠近,怕受不了接连不断的打击。

5月12日,地震发生后,胡慧英立刻跑到金花小学找儿子。“学校教室塌了,儿子埋在里面。”13日晚上,等8岁的儿子被挖出来时,尸体已变得模糊不清,只能靠着衣服辨认。胡慧英在学校守了一夜,第二天,姐夫哥帮她把儿子背回家,洗净身体,葬在自家地里。

丈夫张庭华却一直在地震后没有出现,没有人知道地震那天她丈夫去了哪里。5月13日,已知张庭华出事的姐夫哥不敢告诉她实情——张庭华被砸死在挨着金花小学的店铺里。

葬完儿子,又得知丈夫出事,胡慧英的精神几乎要崩溃了:“我娘家在震中汶川茂县,至今什么都联系不上。现在,儿子和丈夫全没了,以后,就没有亲戚了。”呜咽着,胡慧英用口罩蒙住满眼泪水。

“看到这样的悲剧,我觉得自己很无力。”许虎说:“来之前,以为会像做教导员时给士兵说的那样,只要你尽力去救,就能给别人一次新的生命。这次到了现场,看着一具具尸体,只觉得是回天无力!”官兵将胡慧英劝到一边,准备抬尸体,安葬尸体。

按家属意见下葬死者

六名官兵,抬着蒙着深红色布帘的尸体走出废墟。胡慧英哭着迎上去,突然失声痛哭:“就是我丈夫,就是我丈夫,我看见他的手和衣服了。”

放下尸体再消毒。官兵掀开背着胡慧英一面的布帘,喷洒药水。胡慧英哭着趴上去,要看丈夫的脸,一旁的官兵搀扶着劝说着。

按家属的意见,六名官兵用木板担架抬着张庭华的尸体往山脚下走。山体在地震中,大面积出现滑坡,道路中断。尸体准备掩埋在附近的地里。

四名村民从从山脚下一房间里抬出来两个棺木,一前一后,走在种着玉米苗和厚皮菜的陇间小道上,尾随着空降兵官兵到地头,挖坑,掩埋。

背对着新挖的土坑,许虎说:“一直想着多救一些活命的人来,总想多救一些,看着冰凉的尸体,总是回天无力。”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砖块废墟中,替家属找到尸体,帮家属安葬。如果有家属认领,尽量做到一人一个坑,送到家属拟定的地点。暂时没有家属认领的,就请当地政府会拍照,做标记。

这时,山脚下响起一阵响亮的鞭炮声,在高高的山脚下留下长长的回响。许虎沉默了下,说:“现在这都不是喜鞭,都是为死人响的。”一阵鞭炮声,就是一个死者。

来回在街上忙着震后工作的金花镇党委副书记说,金花镇有4000多户,6300多人,现在所有的房屋都不能住,生产、生活用具都没有,已经搜救出来300多人,截止昨天(516)已失踪10多人,金华小学学生死亡110人。

许虎说,他到现场,最初就是想挖出更多的活人,而不是尸体,尽管他们连续三天时间从废墟中已救出了几十条活命。

  最后修改于 2008-05-21 17:03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